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是天南星科魔芋屬的多年宿根草本植物,原產于中國和東南亞地區。云南、貴州和四川等西南各省的鄉民,自古以來就有制作和食用魔芋的習慣——雪魔芋燒鴨子、辣炒魔芋等等,想想就讓人垂涎三尺。

02
為啥徒手摸魔芋手會癢?
/ 魔芋收獲不易,制作也不易 /
魔芋的地面部分,看起來莖葉繁茂,亭亭玉立,其實這部分只是葉片而已。那高挺直立、帶著花斑的“莖”,實際是它們的葉柄,可長到一個成年人那樣高,再加上葉片是羽狀復葉,不斷地從葉柄分裂開來,于是就給人造成一種大樹般枝繁葉茂的錯覺了。事實上魔芋的莖埋藏在地下,呈扁圓形,肥厚肉質,這就是它們的食用部位。不過要培育成可供加工食用的塊莖,往往要經過3~4年的等待時間。
由于魔芋不耐寒,到秋天地上部分的葉就會衰敗,此時若把地下的塊莖挖出來,可見上面有一些細小的根狀莖,把這些根狀莖小心地掰下來,便可以當營養繁殖擴充種苗用。隨后把塊莖晾干幾天,放入倉庫貯藏,等到明年夏初再種下,這樣年復一年,到約摸第四年,就能開挖品質優良的塊莖,加工制作成為美味的魔芋絲了。

魔芋好吃,但手工制作的過程卻有點費勁,一般是要把塊莖磨成漿,水洗后加入草木灰等堿液才能使之定形。由于魔芋含有草酸鈣針晶,直接接觸到粘膜或者傷口,會引發灼燒般的疼痛腫脹,徒手去處理塊莖的話,也會被刺激到,如同針扎又奇癢難忍。
不像其他的塊莖塊根類作物,魔芋塊莖淀粉含量很少,主要成分是魔芋葡甘聚糖,也稱為“魔芋甘露聚糖”。這種成分在人的腸道中幾乎不被消化,還能促進腸道蠕動,因此,當需要限制卡路里攝入量時,魔芋是一種不錯的選擇。

各種形態的魔芋
03
魔芋要怎么吃?
/ 煮魔芋、煎魔芋、魔芋刺身 /
這世界上,或許沒有誰比中國人和日本人更懂得料理魔芋了。
魔芋最常見的形態有兩種:一種是由魔芋精粉制作成絲,再打結串在竹簽上,成為魔芋結。細長的魔芋絲潔白晶亮,有如同清流匯聚形成縷縷瀑布的意象,魔芋結經過長時間的熬燉,吸附了味增或者木魚花出汁的味道,而且久煮不老,爽口彈牙,風味鮮美,是許多人的必點美味之一。
還有一種是三角形的魔芋豆腐,由魔芋粗粉制作而成——厚實的身段,半透明的灰色,里面還夾雜著黑色雜質。這種做法保留了魔芋更加原始的風味,而且口感比魔芋結來的粗糲,入口更有嚼勁。
魔芋塊
日本滋賀縣近江八幡市有一種魔芋名產,形狀和普通的魔芋豆腐沒什么區別,然而顏色紅得像血一樣,很容易被當成血旺。其實這就是普通的魔芋粉在制作加工過程中添加了三氧化二鐵(Fe2O3)。